岩溶所确定会仙湿地示范区水资源调控方案

来源:地调局岩溶地质研究所 作者:吴华英 发布时间:2020-08-20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湿地水资源调控与综合管理技术研发与试验示范”专题组查明了广西桂林会仙湿地示范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湖泊河流水资源转化关系,确定了会仙湿地示范区水资源调控方案。

会仙湿地示范区位于会仙湿地典型区域内,是由岩溶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漓江流域喀斯特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3个示范区之一。湿地处桂江-柳江分水岭地带,是漓江流域最大的岩溶湖泊型湿地,属岩溶峰林平原地貌,风景秀丽,景观价值高。史料记载,宋朝以前,会仙湿地面积约65平方千米,目前湿地面积萎缩到不足6平方千米。人们在湿地内挖塘养鱼,疏水造田,河岸养殖,导致湿地水位持续下降,水面急剧减少,水质不断恶化。湿地生态需水量供给明显不足,不仅导致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也严重影响了湿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专题组与课题负责单位桂林理工大学重点调查了睦洞河、桂柳古运河、会仙河坝、八仙湖等地,受制于湿地岩溶水文地质和构造条件,湿地补给范围有限,湿地核心区至河流的水位差小,水循环缓慢,加之湿地内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生态环境问题严峻。为解决示范区水量和水质的问题,专题组确定了如下水资源调控方案。首先在睦洞湖出口处、八仙湖出口处修建水坝,增加会仙河原坝高程,以适当抬高示范区河流和湖泊水位,增加湿地水量供给,缓解枯季干旱的影响,同时也不影响周边农田的生产耕作。下一步,专题组将进一步确定蓄水方案,坝址选址和地表、地下水监测等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