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果化模式为“地球癌症”开良方

来源:广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0-12-30

本报平果讯 (记者/唐广生)

时值寒冬,平果市果化镇布尧村龙何屯三五成群的农民正在地里忙着采摘火龙果。45岁的村民何红春掩盖不住一脸喜悦:过去这里全是石漠化,只能零星种些黄豆、玉米,温饱都难以解决。经过综合治理后,全部种上了火龙果并套种花生、黄豆,收入翻了好几番。

  “石漠化是岩溶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难度大,被称为地球癌症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胡茂焱说,石漠化的加剧,导致耕地丧失,水源枯竭,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2001年以来,在原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省级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科技主管部门,组织20多个单位开展联合攻关,为治疗地球癌症提供中国方案。

  龙何屯是石漠化重灾区,乱石丛生,瓢一块、碗一块、丢个草帽盖一块。龙何屯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石漠化治理生态产业圈的最初探索基地。2001年,课题组统筹资金数百万元,在当地建地头水柜、种各类树木、平整土地试种火龙果,进行生态修复,并构建起科研单位+政府+公司+农户+市场的运作方式,果化模式就此诞生。

  “2003年试种火龙果成功后,目前亩产已达2000公斤,产值1000多万元。该所罗为群主任介绍,火龙果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有利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增收农民收入。

  资料显示,示范区实施综合治理后,植被覆盖率增加60%、土壤侵蚀速率下降80%、水资源利用率增长5倍,石漠化面积由原来的72%减少到10%,坡耕地、石旮旯地全部得到有效利用。

  2010年,果化镇以布尧村龙何石山区为重点,开启了治理石漠化的新征程。4个屯416户村民共种植火龙果1280亩,全村于2015年整村脱贫摘帽。果化模式也在平果市迅速得以推广,目前全市种植火龙果5.96万亩,带动近20万人脱贫致富。

   通过十几年的系统研究和实践,果化示范区形成了以火龙果种植为主的特色生态产业,建立了以表层岩溶水开发为龙头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蒋忠诚介绍,果化模式吸引了西南地区近20万人次前来考察学习,辐射带动2万平方公里的石漠化治理,有1000多万人间接受益,累计产生间接经济效益500亿元。日前,果化已成功申报国家岩溶关键带科学观测站,力求不断完善果化模式,使之保持可持续发展,以便发挥更好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