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走进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

发布时间:2017-10-24

 

01“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应该为党工作,活到老、学到老”

龚全珍,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乡村教师,曾经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老前辈、老阿姨。

1957年龚全珍跟随甘祖昌将军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将军扛起锄头当农民,将军夫人发挥专业特长当上了乡村教师。当老师是她这辈子最乐意做的事情,她把心思都花在青少年的培养上。即使离休后,仍然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走进学校、机关、部队、工厂,义务对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30多年间,没有人记得她去了多少学校,讲过多少课,但都记得,她从不要一分钱报酬,还经常自带馒头,就着白开水作午餐。她是一位好老师,兢兢业业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并把这个当成兑现自己入党誓言的最好实践。

她说:“别看我做了大半辈子老师,其实我一直把自己当学生。党员的崇高信仰永远不能丢。”即使现在脑子退化,不听使唤了,也不能马马虎虎过下去,“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应该为党工作,活到老、学到老”。

02使命——“国家的利益边界在哪里,‘战神’的威慑力就必须到哪里!”

2012年,刚完成改装的刘锐所在团首次受领南海战巡任务,他作为大队长,主动申请带头先飞,在无任何经验可循的情况下,深入南海腹地数千公里,取得了新机训练的多项突破。

2015330日,刘锐和战友驾驶轰-6K飞跃巴士海峡,首次奔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当天他们驾驶的是两架轰-6K战机编组。这是这片陌生海域第一次有中国战机出现。当时外军的飞机迅速围了过来,抵近,查证。最近的时候,两架飞机相距不到10米,这是一场意志力和自信心的较量。在这样未知海域,未知态势,未知空情的情况下,刘锐他们驾驶轰-6k第一次出现在西太平洋上空,并没有被外军飞机的挑衅所干扰,继续飞赴此次训练指定的空域,最终完成任务顺利返航。这次飞行,被外电评论为“中国空军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之举”,此后,中国空军多型战机多次飞往西太平洋,进一步锤炼远海体系作战能力,形成了常态化的训练体系。

03“两位‘80后’谈信仰”

“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两位“80后”对此作出了解答。一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者、87岁高龄,自称“80后”的陈先达教授。他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60多年,被学生们称为“行走的马列字典”,他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强调“只有‘信马’才能真正‘姓马’。”

另一位则是出生于80年代的青年教师徐川,他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党委副书记,被同学们称为“川书记”“川哥”,由于他把党课讲得比段子还吸引人,因此,他的党课在学校选课系统一开通,名额很快就被学生一抢而空。

04一定要摘掉穷帽子

1968年,20多岁的吴金印背着铺盖上了太行山,到狮豹头乡任职。进山连条像样路都没有。有老人活到六七十岁没下过山,没见过大平地,以为天底下只有山。看群众碗里的饭,汤水泡野菜,尝一口,没有盐。吴金印打心里头难过呀,发誓一定要帮助大家摘掉穷帽子。在狮豹头工作的10多年间,他带领群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打通6个山洞,筑起85道大坝,建起25座水库和蓄水池,架起8座公路大桥,营造良田2400亩,植树20多万株,使一穷二白的山区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感谢吴金印,把“太行公仆”四个大字镌刻在太行山的峭壁上。

1987年,吴金印调任卫辉市唐庄乡党委书记,又带领群众建起了万亩林果园、万亩蔬菜田,兴办了无氧铜杆厂、水泥厂等企业,使唐庄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可以说,吴金印是干一处响一处,走一路富一路,群众爱戴喜欢。

05“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

“樵夫”是廖俊波生前的微信名,他的一生也正是俯首甘为“樵夫”、为民披荆斩棘的一生。“他从不以怒立威,以官压人,他真的是春风化雨,以诚化人”“他总能让人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他用最真实的故事告诉全党同志,党和人民期待的领导干部是什么样的,最朴实、纯粹的公仆本色是什么样的。

到南平市任职后,廖俊波始终奔波奋战在工作一线,周末几乎没有休息,曾经3天跑4个省份、会见6批客商。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以来,他组织开展“新区建设攻坚战”,共推动39个项目落实。他在武夷新区推行“先安后迁”,把条件好的地块作为被征迁群众的安置用地,努力解决好被征迁群众的后顾之忧。为了加快新区建设,他一刻都舍不得停歇,一直奔波忙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廖俊波经常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拉家常、喝大碗茶,群众都说“廖书记没架子、没官气”。他坚持在一线推动工作,口头禅是“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他把忙碌的工作当成乐趣,几乎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从不叫苦叫累。在工作中,廖俊波经常鼓励干部“只要是为了南平的发展和群众的利益,不要怕犯错、有责任由我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