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海

来源:地调局岩溶所 发布时间:2025-01-03

姓名:陈伟海 性别:男   职称:研究员 

研究方向:岩溶地质景观调查评价与可持续利用  

个人经历: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构造地质及地质力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岩溶景观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洞穴及天坑探险调查、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洞穴游览规划设计、岩溶景观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及科技管理等工作,历任技术干部、岩溶景观与洞穴研究室(中心)主任、科学技术处(项目管理处)处长、副总工程师等职务。社会兼职有: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地质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等;担任“地质论评”“中国岩溶”等科技期刊编委。 

承担项目: 

承担科研、地质大调查、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项目50多项目。主要有: 

1.中国岩溶洞穴数据库,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1DEA30027),中国地质科学院,2002-2003,项目负责人。 

2.洞穴环境系统研究,中国-斯洛文尼亚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编号P05:10),科学技术部,2004- 2005,项目负责人。 

3.洞穴环境系统监测与景观保护研究,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07015),2007-2008,项目负责人。 

4.桂林旅游洞穴可持续利用研究,广西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桂科攻0719005-1-5),广西科学技术厅,2007-2009,项目负责人。 

5.中国南方喀斯特(重庆武隆、广西桂林、重庆南川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社会服务项目,2005-2014,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6.广西乐业-凤山/贵州织金洞/湖南湘西/贵州兴义等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社会服务项目,2008-2023,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7.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编号DD20179313),地质调查项目,2017-2018,项目负责人。 

8.岩溶综合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项目,2022-2022,工程首席。 

9.漓江流域喀斯特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编号2019YFC05075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2022,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 

10.沂水洞穴旅游开发模式的融合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编号tscy20200416),山东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2021-2024,项目负责人。 

获奖及荣誉: 

1.广西峰林平原大农业与地下水开发示范研究,2007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3)。 

2.乌蒙山区岩溶地下水资源与地质景观资源和扶贫示范,2019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地质科技二等奖(排名2)。 

3.汉中天坑群的发现与关键技术研究在秦巴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2022年度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排名3)。 

4.广西农村科技先进工作者,2006年,广西科学技术厅。 

5.重庆市武隆县(区)荣誉市民,2007年,重庆市武隆县(区)人大常委会。 

6.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2010年,科学技术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7.中国地质学会第39届理事会先进工作者,2017年,中国地质学会。 

8.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2020年,自然资源部。 

9.山东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02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 

10.桂林市最美科技工作者,2024年,桂林市科学技术协会、桂林市委宣传部等。 

代表性论著: 

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代表性论著有:   

1. 陈伟海等,重庆奉节天坑地缝岩溶地质遗迹及发育演化。山地学报,2004221)。 

2. 陈伟海等,桂林市芦笛岩、大岩洞穴环境特征。中国岩溶,2004232)。 

3. 陈伟海等,洞穴研究进展综述。地质论评,2006526)。 

4. 陈伟海等,重庆武隆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特征与演化,中国岩溶,200625Suppl.)。 

5. 陈伟海等,重庆武隆喀斯特景观特征及世界自然遗产价值评价,中国岩溶,200625Suppl.)。 

6. CHEN Weihai, et al. TIANKENGS IN THE KARST OF CHINA. Proceedings 1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peleogy, Published by the IUS,2009。 

7. CHEN Weihai, et al. The Karst Geomorphologic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E. Errami et al. (eds.), From Geoheritage to Geoparks,Geoheritage, Geoparks and Geotourism, ©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witzerland 2015.  

8. 陈伟海等,桂林旅游洞穴可持续利用研究,广西科学,201810月第25卷第5期。 

9. 吴亮君、朱海燕、陈伟海(通讯作者)等,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格局浅谈及展望,地质论评,20199月第65卷第5期。 

10. 陈伟海等, 漓江流域喀斯特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3年第4期,总第 198 期。 

11. 奉节天坑地缝岩溶景观及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研究,地质出版社,200千字,2003,第一作者。  

12.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发现、探测、定义与研究,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96千字,2003,主要作者。 

13. 重庆武隆岩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形成与评价,地质出版社, 250千字,2004,第一作者。 

14. 重庆武隆喀斯特景观特征与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研究,地质出版社,320千字,2006,第一作者。 

15. 中国喀斯特石林地貌研究,科学出版社,780千字,2011,主要作者。 

16. 乐业天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91千字,2018,主要作者。 

17. 广西都安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喀斯特景观特征及其旅游开发和保护,地质出版社,250千字,2019,主要作者。 

18. 山东岩溶与洞穴研究,地质出版社, 250千字,2020,主要作者。 

19. 广西岩溶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709千字,2021,主要作者。

20. 贵州绥阳国家地质公园白云岩喀斯特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地质出版社,450千字,2021,主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