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世界遗产筑梦新漓江——地科院岩溶所专家参加“漓江枯水期全程游览保障工作”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6-02-04

为贯彻地质事业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和共享的理念。2016125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张发旺率地科院岩溶所专家一行8人,在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工委、管委会参加了由桂林市委常委周卫主持的“漓江枯水期全程游览保障工作”座谈会。桂林市政府樊新鸿副市长以及桂林市发改委、漓江风景区工委管委会、海事局、航道管理局、环保局、水利局等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座谈会上,地科院岩溶所首先汇报了“漓江枯水期全程保水通航统筹方案”。张发旺书记补充介绍了立项建议背景,重点阐述了“上游补水—岩溶防渗—支流调蓄”三级联调联运耦合模式,达到漓江枯水期全程游览保障和打造“大漓江旅游”目标的内涵,提出“上游补水是前提,其中枯季补水很重要,丰季补水是关键;岩溶防渗是关键的关键;支流调蓄是核心,这个核心包括支流蓄水和地下水调控两个内容”的三级耦合系统观。指出相关工程要在开展针对性的专项地质调查、监测和仿真模拟后才能实施的科学步骤,描绘了工程实施后漓江支流、岩溶湿地白鹭齐飞、漓江干流百舸争流的美丽画卷。与会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了“上游补水——岩溶防渗——支流调蓄”三级联调联运耦合模式,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意见。

桂林市委常委、漓江风景区工委书记周卫指出,此次座谈会是落实桂林市委书记赵乐秦同志的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他代表桂林市委、市政府感谢地科院岩溶所对桂林市的支持,认为专家组提出的模式有创新和突破,其中“岩溶防渗-支流调蓄”的方案让人耳目一新,是能解决漓江枯水期全程游览和打造“大漓江旅游”的新思路,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有关技术问题及数据。最后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希望地科院岩溶所发挥国家队的水平,在科研上拿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成果继续支持桂林建设;二是着眼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着眼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着眼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施好有关工作;三是要求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的立项工作,在研究内容、方案和经费上做好对接。樊新鸿副市长在落实科学决策、研究量化指标、保护漓江具体立项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并展望了在大桂林建立“海绵漓江”的远景。

地科院岩溶所张发旺书记最后指出,此项建议汇聚了全所专家40多年来的思想和智慧,要把“说好桂林的话,做好桂林的人,干好桂林的事”作为一种情怀,继续为“筑梦新漓江”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