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所应邀参加第六届全国公共考古论坛

发布时间:2018-10-08

——桂林甑皮岩遗址保护研究成果得到考古界认可

 

2018926-27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姜光辉研究员应邀参加了在贵阳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公共考古论坛,并做了题为“洞穴遗址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污染地下水对洞穴遗址的侵害”的大会报告。

报告以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的保护为例,阐述了遗址场地以脚洞为特色的岩溶水文地质勘察经历,明确了影响遗址的地下水的水文和地球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工作进一步对遗址核心保护区侵蚀性气体二氧化碳和硫化氢进行监测,提出了影响遗址保护的地下水潜蚀机制和溶蚀机制。建议采取洞穴有害气体和地下水监测掌握污染的动态,并通过设立保护区和建设海绵城市来降低污染,缓解污染地下水对遗址的侵害。研究工作聚焦岩溶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地质环境的演化机制,成为地质环境影响地下文物保护和游客健康的有力实证,对洞穴遗址保护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都具有参考价值。

全国公共考古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主办,旨在交流公共考古的经验,弘扬公众参与考古的精神,提高大众科学素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公共考古的理念和行动取得了一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的成果。姜光辉研究员认为,地质调查与考古有一定的可比性,公共考古的理念值得借鉴,建议效仿设立“公共地质调查”,在合适的情况下,让公众参与并了解地质调查,共享成果,拉近地质调查与社会的距离。

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荣获201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牛坡洞古人类洞穴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