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所启动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古岩溶油气储层研究工作

发布时间:2018-11-19

201811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合作,正式启动了四川盆地中、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古岩溶油气储层研究工作。

四川盆地震旦系-三叠系海相地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勘探开发,发现了以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龙王庙组和二叠系茅口组气藏为代表的一批碳酸盐岩岩溶型气田。但是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储层预测困难,近年来勘探面临诸多难点。此外,对盆地海相地层岩溶作用也缺乏系统性研究。鉴于此,由岩溶所和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开展合作,利用岩溶所多年积累的碳酸盐岩古岩溶研究理论和技术优势,在未来三年内,重点研究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下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长兴组及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岩溶期次和岩溶储层发育规律,破解油气勘探中岩溶难题,从而指导油气勘探。双方已正式签订《高石梯地区灯四气藏岩溶模式与岩溶机理研究》项目合作合同,《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岩溶特征研究》《蜀南地区茅口组岩溶储层发育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也已进入合同谈判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