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科技活动项目立项结果,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活动项目(科学传播类)。
“基于创新岩溶科普模式下青少年群体专项科普活动”项目,针对科学传播类“岩溶地质科学普及与教育”指南方向,联合相关科普教育机构,旨在通过创新的科普模式,提高青少年对岩溶地质科学的认识和兴趣,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精神。项目执行时间为2025年1月至2025年12月,科研经费为5万元。
“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地学教育科技活动”项目,针对科学传播类“地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指南方向,联合桂林市临桂区冠信远辰实验小学和桂林市第十七中学,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的科技教育活动,深入挖掘与弘扬喀斯特地学教育资源价值,促进全球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喀斯特地貌及其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与行动。项目执行时间为2025年1月至2025年12月,科研经费为5万元。
“岩溶作用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展览”项目,针对科学传播类“气候变化与地质作用”指南方向,联合相关博物馆和展览机构,旨在通过科普展览向公众展示岩溶作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项目执行时间为2024年8月至2025年12月,科研经费为5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活动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旨在支持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活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2024年度科技活动项目以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资助期限为1年,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5万元/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