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8月3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顺利完成承担的境外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岩溶水文地质补充调查与涌水量预测”第二阶段补充调查和研究工作,安全返回国内。
本阶段共完成水位监测仪器安装调试20台套、地质调查路线10.05千米、地质剖面测制1.01千米、调查滑坡体(含不稳定斜坡)9个、泉点(群)8处、采集岩石样品11套。
项目组在第一阶段野外工作确定的示踪实验方案基础上,结合目前的地下水流场现状,优化了示踪实验方案;利用先进的地下水位自动监测仪、雨量计等建立矿区水文地质三维监测网,获取了大量的水文地质信息为后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大量基础资料;基于ACCESS、Visual Basic 平台开发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一套,为矿区水文地质信息的研究、决策提供便利;通过泉点、不稳定斜坡、滑坡等的调查,确定了泉水来源、分析不稳定斜坡、滑坡的原因和危害圈定了不稳定区,并提出了监测建议,为评估排水影响、保障施工、人员、设备安全提供依据;综合分析水文动态观测数据、地层、岩性、构造等资料,科学确定了矿区东北、北侧边界,初步确定了北西向和北东向、近东西向3个强径流带,为疏干排水孔的布设提供了依据;提出了疏干排水建议方案,布置2条平坑、2条斜坑和13个疏干孔,巷道与疏干孔相结合,既作为排水孔又作为巷道的通风孔,该方案可大大节省工程投资和便于矿山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