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斯洛伐克位于世界经典岩溶区——第纳尔岩溶区,与中国南方岩溶区及东南亚岩溶区、北美岩溶区分属于世界三大连片岩溶分布区,克方与斯方科研团队均为本国岩溶科研领军团队,注重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与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尤其是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人类活动对岩溶区环境的影响。通过深入交流,三方希望通过共建典型岩溶区观测网、共享观测数据、合作集成成果,以期有效支撑全球典型岩溶区可持续发展。克方同意将现有的4个岩溶水文监测网、斯方同意将现有的2个岩溶洞穴系统监测站(点)率先纳入岩溶中心牵头建设的GEO典型岩溶区观测网。
代表团访问了克罗地亚斯普利特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并着重对该实验室中“岩溶含水层地下水流大型模拟试验装置”进行了调研。根据模型试验结果,运用美国开源软件平台MOOSE,建立多物理量岩溶地下水数值模型,定量分析岩溶地下水运动规律,这一模型在其他岩溶区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其设计和研究思路也为我所正在建设的国际岩溶中心模拟试验场提供了重要参考。
代表团访问克罗地亚和斯洛伐克期间还开展了野外踏勘,共同进行监测站点选址,同时就数据共享达成了共识,为GEO试点项目“全球典型岩溶区观测”在该地区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全球岩溶”大科学计划在该地区的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交流活动在两方高校官网首页显著位置进行了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