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 > 学术会议

“岩溶资源、环境与全球变化-认识、缓解与应对”国际学术会议二号通知

发布时间:2016-07-09

岩溶资源、环境与全球变化-认识、缓解与应对国际学术会议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Karst Water under Global Change Pressure

二号通知

1. 会议概况

2. 具体时间安排

3. 会议注册

4. 会议语言

5. 住宿

6. 研讨会日程安排

1. 开幕式与大会发言

2. 主题分会

3. 闭幕式及优秀论文颁奖

4. 会议论文出版

7. 野外考察

8. 附件

8.1 联系人

8.2 回执

1.会议概况

    当前,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资源短缺、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等日益凸显。特别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水资源危机正在全球和人口增加的地区进一步加剧。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的岩溶系统,急需更多的关注和更有力的应对措施。近几年来国际和我国在应对和缓解这些问题上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现急需总结国内外学者在岩溶资源、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认识,制定对策。通过大会交流掌握国际上全球变化的水文响应观测和预测研究动态,学习和交流干旱条件和极端气候影响下水资源管理方式,评价人类活动对岩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研究地质作用碳循环机理和评估其对大气 CO2的源汇效应,为我国岩溶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以及岩溶干旱区建立长效应对机制提供参考,为二氧化碳增汇减排做出贡献。

1.1 会议地点:中国桂林市桂山大酒店

1.2 会议内容与时间:

2013411-12日,学术会议

2013413日,野外考察

1.3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专业委员会

1.4 协办单位: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地理联合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气候专业委员会、UESCO北京办事处、IGCP中国国家委员会、MAB中国国家委员会、美国西肯塔基大学、斯洛维尼亚岩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贵州省地勘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勘局、湖南省地勘局、广东省地质局

1.5 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

1.6 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席:汪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执行副主席:李金发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

姜玉池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

委员会成员(笔画排序)

RJayakumar Chris Groves Elena Trofimova Tadej Slabe

马永正 王明章 王焰新 文冬光

刘再华 杨初长 连长云 张发旺 陈伟海 陈洪松

钟开威 姜光辉 姚玉鹏 战明国 曹建华 黄玉清

盛玉环 梁池生 葛全胜 董树文 蒋忠诚 蒋勇军

1.7会议科学委员会

主席:袁道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副主席:蒋忠诚(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所长)

Chris Groves(美国西肯塔基大学霍夫曼环境研究所所长)

Nico Goldscheider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主席)

委员(中文按笔画排序,英文按字母排序):王世杰 王克林 王建力 王焰新 卢耀如 刘再华 余龙江 汪集暘 沈照理 林学钰 董树文 董海良 熊康宁 薛禹群 Augusto Auler Bartolome Andreo-Navarro Derek C Ford James W. LaMoreaux John Gunn Ognjen Bonacci Petar T. Milanovic Ralf Benischke W.E.G Müller

2.具体时间安排

201211月,1号通知

2013110日,2号通知

201331日,摘要期限

2013320日,全文期限,报告形式(Oral, posting)

2013315日,3号通知

2013410日,会议注册

2013411-12日,学术报告会

2013413日,野外考察

3.会议注册

会议注册费1500元人民币(陪同及学生1000);野外考察:路线一(R1)和路线二(R2)500元;路线三(R3)的具体价格以当季旅行社确定。

大会为注册参会人员提供会议资料、参会用品、展板等(411日与12)。会议注册费支付方式与开具发票等事宜,敬请关注后续通知。

会议注册网站:

http://www.karst.ac.cn; http://iskw.karst.edu.cn/; http://www.irck.edu.cn

4.会议语言

本次国际会议的语言为英语。口头报告和展板均为英文。

5.住宿

为减轻旅途辛劳,本次会议推荐各位专家住宿在会议举办地桂林市桂山大酒店(http://www.guishanhotel.info/) 。桂林市桂山大酒店为 4 星级酒店,设施齐全环境优雅。经会议组委会与酒店方协商,该酒店将以优惠价格为参会人员提供住宿服务。如需入住,请填写住宿登记表(回执表)并及时与会议秘书处联系以便统一代为预订客房(房费敬请自理)。

6. 研讨会日程安排

说明: 说明: C:UserssunshouenDesktop1.jpg

6.1 2013411日大会特邀报告具体安排

说明: 说明: C:UserssunshouenDesktop2.jpg

6.2 2013412日主题分会具体安排

每个专题分别为15-18个报告,其中包括主旨发言1-2个,2-4个特邀报告。

(1)气候变化及其对岩溶水资源的影响(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the karst water cycle )

    主要内容包括:地质、气候、水文条件制约下岩溶形态的发育,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对水循环的影响,岩溶含水层和岩溶水的长期监测,岩溶地区水循环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亚洲季风变化趋势和洞穴石笋、湖泊、海洋、冰芯、树轮等对过去气候变化的记录。

召集人:姜光辉、Augusto Auler

(2)人类活动对岩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increasing disturbance on karst lands andtheir process)

    岩溶区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主要包括工业、农业、城镇化等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地下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水质、水量的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退化与生态重建及石漠化综合治理;极端气候条件洪涝、岩溶塌陷、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

召集人:章程、Elena Trofimova

(3)岩溶地区的地质作用与碳循环(The carbon cycle in karst systems)

    岩溶地貌形成和演化;碳酸盐岩溶解对大气/土壤CO2的吸收估算和流域尺度碳通量估算;土壤覆盖、土壤环境中碳循环和CO2的转移对碳酸盐岩溶解的影响,植被覆盖、新陈代谢过程对碳酸盐岩溶解的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对HCO3-迁移过程中的稳定性影响,碳循环与水循环之间的相互影响。

召集人:刘再华、Chris Groves

(4)岩溶水资源的有效管理(Efficient management of karst water )

    岩溶含水层的脆弱性及评价方法,岩溶区水资源的评价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分析;极端气候条件下岩溶地下水的脆弱性评价;岩溶地下水的水质、水量的监测、模型构建;突发事件下水资源缓解的对策,岩溶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立法和制度建设

召集人:袁道先、James W. LaMoreaux

6.3 闭幕及优秀论文颁奖(16:30-18:30)

(1) 总结发言

(2) 优秀论文颁奖(根据口头报告,大会科学委员会将评选出1-3名优秀论文,给予证书及一定的物质奖励)

(3) 文艺表演

6.4 会议论文出版

(1)会议总结报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网站发布Newsletter on Vulnerability of Karst Water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2)会议的一部分论文将优选在国际SCI期刊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Water and Environmental Journal发表,另外中文的文章也可以在《中国岩溶》发表。

7. 野外考察

野外考察为413日一天。共有三条路线(R1, R2, R3)可供选择。

R1, 盘龙洞、人头山

    考察桂林盆地演化历史遗迹和现代洞穴沉积学研究野外观测站。桂林地貌的研究最早从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开始,岩溶地质研究所成立初期开展了桂林地貌的研究,使桂林地貌成为中国南方岩溶地貌研究的典范。通过洞穴石笋重建古气候是当前第四纪研究的热点,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利用桂林附近洞穴石笋确定了南方地区新仙女木事件的时间和表现,该研究一直持续到现在,盘龙洞的研究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R2,丫吉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毛村岩溶地质试验场

    桂林丫吉试验场和毛村试验场是开展岩溶水文系统野外观测的两个基地。丫吉试验场面积小,注重研究表层岩溶带和包气带水文的研究;而毛村试验场属于地下河系统,主要开展地下河的水文及岩溶过程研究。基地内部建有各种径流的观测设施,安装了自动化监测仪器,是了解岩溶水文地质及其研究方法的典型位置。通过两个基地考察可以了解中国南方岩溶地区水资源的脆弱性,思考在极端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如何管理水资源,降低灾害的影响。

R3, 漓江

    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漓江位于华南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漓江发源于兴安县猫儿山,从桂林到阳朔83公里水程,漓江像蜿蜒的玉带,缠绕在苍翠的奇峰中,造化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景色最为优美的岩溶景区。乘舟泛游漓江,可观奇峰倒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渔翁闲吊、古朴的田园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么诗情画意。


说明: 说明: C:Userssunshoue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405806487QQWinTempRichOleRL]N}WQM5QG_Y%X%5(@E(FO.jpg










                                                    漓江两岸的峰丛地貌


8. 附件

8.1 联系人: 沈丽娜 Tel: 86(773) 5857232

罗劬侃 Tel: 86(773) 5857232

Email:DFA_IKG@KARST.AC.CN

8.2 回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