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实验室肖琼研究员做了“中国-斯洛文尼亚岩溶地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及其国际合作”报告,该报告聚焦“一带一路”地区岩溶关键带的监测站建设和人才培养,团队近期的成果及国际影响;斯洛文尼亚科学与艺术院研究中心岩溶研究所Martin Knez和Tadej Slabe教授介绍了斯洛文尼亚经典的岩溶地质和主要特征,展示了其团队在岩溶形态、岩溶动力学、岩溶关键带等方面的创新工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彭韬研究员做了“普定站近年研究工作进展及‘一带一路’国际对比合作研究网络的初步思考”报告,总结了近年来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的历史沿革和岩溶关键带的观测研究综合平台的最新成果。
与会专家就岩溶地质支撑服务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方专家提出了在岩溶地区推进绿色发展的策略,斯方专家提出了联合更多的国家参与联合实验室的建设。
此次会议不仅标志着中斯两国在岩溶地质研究领域合作的新起点,也为全球岩溶科学的进步贡献了中斯两国的智慧与力量,为“一带一路”国家的岩溶地质研究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通过共享资源、联合研究和人才培养,中斯两国将在岩溶地质学科的发展上取得更大进步。
肖琼研究员作报告
Martin Knez研究员作报告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