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会仙野外基地

作者:岩溶所 发布时间:2015-05-29

广西会仙野外基地

一、   基本信息 
1
、共建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临桂县国土资源局 
2
、基地类型(领域):地质类(岩溶生态与水生态)
3
、基地地理位置位于广西桂林市西南30km的临桂县会仙镇冯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333-110°1355”,北纬25°0600-25°0626,海拔149m-271.4m
4
、基地负责人:马祖陆 

二、   基地科学典型性或代表性 
1)可溶性碳酸盐岩石类型齐全,代表性强; 
2)岩溶地貌的典型性。为世界“塔状岩溶”典型代表的桂林峰丛洼地与峰林平原过渡地带,具有岛状峰丛、洼地、孤峰、残丘与平原、岩溶湿地与田园景观等多种典型地貌类型;
3)水文地质类型的典型性或代表性。地处会仙岩溶储水构造盆地、我国中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唯一的大型综合岩溶湿地内,是湿地与周边补给区岩溶地表与地下水的转换带;
4)生态环境的代表性。基地内有从典型岩溶石漠化、水土流失、岩溶石山特色植被、退化的岩溶湿地(水域、沼泽)、水生植被群落、农田等不同的代表性生态环境类型。 

 

三、   基地主要研究观测内容
1
、岩溶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研究
2
、岩溶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研究 
3
、岩溶石山高效农业种植技术试验与示范 

四、   基地已有研究成果 
1
、会仙岩溶湿地综合考察取得进展
2
、会仙岩溶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3
、岩溶湿地分类及会仙岩溶湿地近40年演变的遥感监测取得进展 
4
、岩溶湿地濒危植物保护性研究及特色经济植物培育取得进展 

五、   本单位支撑基地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
1
、基地固定人员情况固定人员有15人,其中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4名、助理研究员和工程师7人,科研团队以中年科技人员为主、中青年科技人员结合,并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学科专业涉及岩溶生态学、土地资源学、水土保持与石漠化治理、生态遥感、实验分析和农业水土工程等多个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熟悉科研项目的实施和试验工作。
2
、基地人才培养情况
1)邀请国内外科学家的讲学、客座研究和合作研究,鼓励所内青年科技骨干作为客座研究人员,直接参与野外基地的建设与研究。
2)具有4个研究梯队,每个梯队有学科带头人1-2人,科技骨干5-6人,研究生2-3人,每年培养研究生3-6人。
3)每年组织岩溶知识科学普及、生态保护、农业种植技术等相关内容的培训,提高基地周边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环保意识。

六、   基地的基础条件
1
、典型的野外现象现状
⑴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转换与相互补给

 


⑷可变的岩溶分水岭。可变的岩溶分水岭是湿地自发的水文调蓄的表现,但由于湿地逐渐被分隔、开发,人类对湿地水系统的改造,致使这一现象遭受破坏。

⑸湿地的水质自净化现象。 
⑹生态脆弱石漠化与生态保护良好的石山植被并存现象; 
2
、场地及基础设施
1)基地场地占地面积约35公顷(其中包括水域湿地4.4 公顷),已经建成使用面积632m2的办公实验楼及高压输电配电房,有完整的供排水管道;建成样品预处理室和简单的实验室1处、岩溶水文观测堰1处、全自动气象观测站1个、温室大棚1个、水生态试验场1处。 
3
、主要仪器设备
配备及计划完善的主要仪器设备有自动气象站、土壤碳(氮)循环监测系统、DL2E探针式茎流测量系统、植物水分监测仪、手持农业环境监测仪、NOVA60A多参数土壤水质监测系统、流速流量仪、Tur355浊度仪、水土流失监测仪、多参数(PH、电导、温度、溶解氧)水质仪、土壤与沉积物取样器,全自动水文监测仪、可控温室大棚等设备。 
4
、制度建设 
1)野外基地的科研管理制度。实行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科研管理机制,鼓励岩溶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到研究基地内从事相关方向的研究调查工作,科学试验与观测等科研工作必须在指定的地点执行,必须符合基地建设的统一规划。 
2)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所有仪器设备执行统一管理,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各项操作规程,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3)安全保卫制度。加强野外基地的安全防护措施,严格巡护制度,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防事故的工作。 
4)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 
5)基地正常运转制度。积极组织申报项目和筹集经费,建立奖励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保证野外基地的正常运转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