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访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

发布时间:2017-12-08

从东海之滨到青藏之巅,从南海诸岛到北国边疆,他奔波于广袤的国土数十载,用一个地质学家独特的目光,采用地球系统科学的理念,以全球视野破译岩溶科学的地球密码,不断揭示岩溶形成、发育的客观规律,始终致力于解决岩溶区的资源环境问题。

他说:“钻溶洞是我人生的乐趣!只要有机会我还会背上岩溶地质工作者的老三件(铁锤、罗盘、放大镜)和新三样(pH计、CO2检测仪、碱度试剂盒),与年轻人一起爬山、钻洞,亲自掌握第一手野外数据。”

他就是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合国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 (IKRC) 主任、西南大学岩溶环境与石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袁道先。

▲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报告还强调,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战略任务。近日,围绕广西发展战略研究、水文地质和岩溶地质等话题,科技日报广西站站长、海南站站长江东洲与袁道先院士展开了全方位对话。

与研究结缘从喜欢化学开始 

江东洲:您一直奋斗在科技研究、开发和培养人才的第一线。50年代就承接了拉萨第一座水电站从勘察、设计到施工建成的全部地质工作,还查勘了雅鲁藏布江和贵州乌江沿线的水能资源,以及黄河三门峡坝址的勘探工作。60年代至70年代在成昆铁路金沙江以南200公里的线路上,勘察调查了几百个工点,查清地质隐患,保证了成昆铁路顺利建成通车。能不能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您的成长和求学经历?

袁道先(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生在旧社会,长在旧社会。父亲袁哲上世纪初从浙江诸暨双桥农村来到上海,后来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教育硕士,曾经先后担任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是国立湖南师范学院创办人之一、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是民国时期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语文教育学家。战火纷飞的年代,经历之艰辛自然不必多说。抗日战争的战火中,我不得不中途退学,跟随姐姐袁善如和堂哥袁承根去湖南投靠父亲,顶着敌人的炮火,一路逃难到了湖南。1944年,我又跟随家人迁至重庆,并于1944至1946年间就读于沙坪坝区青木关镇中央大学附中。当时日军飞机经常来轰炸,学习和生活十分艰险,常常是防空警报一响,我们就跑出教室,或是进入紧急防空洞避难,或是卧倒在田埂下边。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读书都很认真,和我的许多同学一样,我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立志报国。那时的冬天,学校没有热水,然而就在学校的不远处有一处温泉,我们早上就跑到那里去洗漱,然后朗读英语,我的英语基础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打下的。与岩溶研究结缘,主要是受中学化学老师的影响,当时的化学老师韩金鉴,课讲得非常生动有趣,他常常讲一些化学家的小故事,我从那时对化学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正是喜欢化学,后来才选择了研究岩溶的。

▲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左二)与科技日报广西站站长、海南站站长江东洲亲切交流 

高中未毕业,我响应国家号召,选择了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南京大学地质系的一部分)地质矿床科就读,1952年毕业后到南京地质学校(2000年并入东南大学)任教。1953年3月,我调入地质部水文工程地质局,正式开始了第一线地质事业生涯。1954年初夏,在完成了黄河中游坝址的勘查工作之后,又被派往黄河的另一个水库坝址,在这次任务中,第一次被推上了“领导”的岗位,被任命为黄河中下游工程地质大队第一分队副队长。在此之后的1958年至1978年期间,先后担任了山东水文地质大队、云南水文地质大队技术负责人,地质部南江大队、第六水文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在山东、云南、广西从事水文地质调查和勘查研究工作中,我更多地接触到岩溶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岩溶地下水最基本的特征是含水介质不均匀性。这期间,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从黄河到西藏,从山东到云南、重庆再到广西,科技研究也从最初的地质勘查、钻探到水文地质调查。1978年,我被任命为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后与法国、美国、英国等国的岩溶研究专家建立了合作关系,桂林丫吉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就是中法合作建成的。20世纪90年代,分别在多期与岩溶相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中担任国际工作组主席,先后出访了45个国家,对多个国家的岩溶地质现象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和测试,带回了大量的岩石标本和原始数据作进一步研究,总结了中国区域岩溶的基本特征,并进行了全球岩溶对比,从全球角度阐明了中国岩溶的特色及其发育的地球化学机理。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钻研,把地球系统科学引入岩溶学,提出岩溶动力学理论。该理论主要应用于石漠化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

大力推动中国岩溶研究发展 

江东洲:您是我国第一位岩溶地质领域的院士。几十年来,您把地球系统科学引入岩溶学,提出岩溶动力学理论,先后为我国的水电建设、铁路工程地质工作和农田水利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您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袁道先(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20世纪50~60年代,我承担了三门峡坝址勘查,组织负责了拉萨第一座水电站从勘察设计到施工完工的全部地质勘察工作,查勘了雅鲁藏布江和乌江沿线的水能资源。60~70年代,在山东、云南、广西从事水文地质调查和勘查研究工作,提出了岩溶地下水最基本的特征是含水介质不均匀性的概念,起草了有关规范规程,参与了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同时,还在成昆铁路金沙江以南200公里的线路上,勘察调查了几百个工点,查清地质隐患,保证了成昆铁路顺利建成通车。期间,根据多年的研究撰写的《论岩溶水的不均匀性》论文在国内外发表;主编的专著《岩溶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工作方法》于1979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起草的《岩溶地区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程》已由原国家地质总局颁发试行,为岩溶地区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因地制宜抓住关键问题,保证水文地质普查勘察工作质量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80年代中后期,我在桂林典型岩溶峰丛洼地区建成了一个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并先后开展了水动力场、温度场、化学场的系统研究,建立了包气带岩溶地下水运动机制、调蓄功能的数学模型,为我国南方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提出新的研究方法,该成果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此外,系统总结了我国开放系统、半开放系统和半封闭系统岩溶发育的地球化学机制,并利用岩溶地球化学场及示踪技术验证了济南趵突泉的补给途径;把环境科学、地质学和岩溶学三大学科相结合,提出了岩溶环境学的理论,阐明了其特点、类型以及岩溶地区各种特有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和防治对策。

后来,受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委托,组织我国岩溶学术界进行了统一岩溶学术名词的工作,对国内外岩溶学方面近20年来的新认识、新发现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概括,主编出版了《岩溶学词典》(1988),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国家标准《岩溶地质名词术语》的编撰。该标准已由国家标准局颁发执行。另外,还主编出版了《全球岩溶对比》(1998年英文版,荷兰VSP出版)和《中国岩溶学》(1991年英文版,1993年中文版),从全球角度阐明了中国岩溶的特色及其发育的地球化学机理。后者获原地矿部科技一等奖。90年代,受国家委派,先后多次参加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分别在多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期间,先后出访了45个国家,对多个国家的岩溶地质现象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和测试,带回大量岩石标本和原始数据作进一步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发现。其中,通过对全国11个点及日本1个点的溶蚀速度定位测试,得出了岩溶发育与气候、地质条件的定量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题为《论峰林地形》的论文,对热带岩溶地貌的峰林、峰丛两个亚类的分布规律和各自的发育条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从全球视野来研究岩溶科学 

江东洲:中国是一个岩溶大国,而且岩溶类型发育齐全,形成了挺拔峻美的地表形态和多姿多彩的地下溶洞,是全球少有的“天然岩溶档案馆”。从1990年起,您和团队开始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合作,并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成员。您领导的国际工作组连续主持实施了5个与岩溶相关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得到了岩溶研究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

袁道先(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如何把地域优势转化为研究优势,是我们团队20年多来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rrelation Programme,简称:IGCP)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于1972年共同创立的地质科学领域内的国际性学术计划,是UNESCO目前开展的5大科学计划之一,也是IUGS组织的最成功的科学计划之一。IGCP特别重视地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和生物圈、岩石圈、水圈、气圈的共同演化过程,进一步以科学的新概念和新观点探索研究影响人类生存条件的事件与作用过程。 从1990年起,我们就开始了与UNESCO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合作,并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成员,我们的国际工作组先后连续提出申请并主持实施了五个国际岩溶对比计划项目。这五个项目分别是IGCP 299“地质、气候、水文与岩溶形成”(1990—1994)、IGCP 379“岩溶作用与碳循环”(1995—1999)、IGCP 448“岩溶地质及其相关的生态系统全球对比”(2000—2004)、IGCP 513 “岩溶含水层与水资源全球研究”(2005—2009)和IGCP 598“环境变化与岩溶系统可持续性”(2011—2015)。

▲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到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作岩溶讲座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 299项目将岩溶形态组合与岩溶形成环境条件建立对应关系,解决异质同相、同质异相这一令岩溶学者迷惘的问题,并提出地球系统科学的岩溶观,推动了现代岩溶学的发展。IGCP 379的执行,将岩溶学引入全球变化研究,一方面把岩溶作用与全球碳循环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CO2-H2O-CaCO3系统(岩溶动力系统)的定位观测,发现了全球最大的碳库—碳酸盐岩体在全球碳循环中仍甚活跃,首次估算了我国和全球因碳酸盐岩溶蚀回收大气CO2的量;另一方面,岩溶动力系统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岩溶沉积物可以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提供高分辨率的环境变化信息,并利用洞穴石笋建立了我国南方第一个20万年来古气候变化模式。IGCP 448的执行,将岩溶地质过程与生态学联系在一起,将现代岩溶学理论的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传统岩溶地质研究向有机领域延伸,向地质与生命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为IGCP的未来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IGCP 513的执行,系统研究了极端气候条件下洪涝与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后岩溶水资源变化趋势,揭示了变化环境下岩溶流域水资源响应与调控机制,增加了国家水资源战略储备及应对极端气候能力,促进了岩溶动力学理论的发展。IGCP 598的执行,更是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专注于不同时间与空间尺度环境变化与岩溶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地质生物过程和人类活动(土地利用、农业活动等)对碳酸盐岩溶蚀作用的影响;研究岩溶含水层与水资源过程对不同气象与气候事件(如极端干旱与洪涝事件)的水文地质响应;利用岩溶扰动指数方法研究人类扰动对岩溶环境的影响,提取记录在岩溶水体、沉积物、石笋以及文化记载中不同时间尺度环境变化信息(指标),并进行量化研究。一系列对比计划项目的相继开展,成功地把地球系统科学思想引入现代岩溶学,既为岩溶学术界提供了共同解决最紧迫的岩溶资源环境问题的机会,而且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国际合作群体,从全球视野来研究岩溶,从而有利于推动国际和国内岩溶学科的发展。

为全世界的岩溶研究搭建平台 

江东洲:2008年2月11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我国代表在巴黎签署协议,正式将世界岩溶研究中心设在我国的桂林。当时,世界岩溶研究中心成为我国第一个由联合国授权设立的地学研究中心,它也是联合国设立的第一个以地质为中心的世界研究中心。我们知道,为了这一时刻的到来,已4次担任IGCP岩溶项目主席的您为之奋斗了近20年。

袁道先(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进入21世纪,随着岩溶科学研究的深入,世界各国岩溶科学家普遍认为,十分有必要建立一个岩溶方面的国际研究中心,从全球视野来研究岩溶科学,为当前岩溶地区最紧迫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全球大约15%的陆地面积是岩溶区,在全世界40个国家中都有分布,世界人口的1/6、约10亿人口生活在岩溶地区。中国是一个岩溶大国,面积达到34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3,而且岩溶类型发育齐全,呈现多种优势,中国岩溶形成了挺拔俊美的地表形态,多姿多彩的地下溶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球少有的“天然岩溶档案馆”。中国岩溶优势可以归结为四大特点:第一,我国的碳酸盐岩古老坚硬,是其挺拔俊美的前提条件;第二,我国是东亚季风气候区,雨热配套,为岩溶发育提供了强大的水动力和水化学环境;第三,我国地质构造抬升运动强烈,使我国岩溶发育更加多样;第四,我国西南岩溶区没有经历第四纪大陆冰盖的刨蚀,多样的岩溶形态得以保持并发育至今。

世界岩溶研究中心设在中国,不仅对中国意义非同寻常,而且也会对世界岩溶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同样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我国岩溶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脆弱的岩溶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我国南方岩溶地区的石漠化问题,已经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之一。基于此,2003年11月,我在担任IGCP448项目主席的时候,认为中国申请将这一研究中心落户中国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正式向UNESCO执行局提交了在桂林建立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的申请书。2008年2月11日,中国国土资源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签署协议,正式将世界岩溶研究中心挂牌落户到中国桂林,落户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这是中国岩溶研究人的光荣。世界岩溶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由联合国授权设立的地学研究中心,也是联合国设立的第一个以地质为中心的世界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地质学界的一件大事。

随着世界岩溶中心在中国桂林的成立,中国岩溶开始走向了世界。中心成立后,每年12月,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专家学者们齐聚桂林,在那里讲学、培训。就像穆斯林要去麦加城朝拜一样,岩溶研究人朝拜的地方就是我们中国的桂林。世界岩溶研究中心的建立,为全世界的岩溶研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目前,在国土资源部的领导和支持下,世界岩溶研究中心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启用了新的管理模式,联合了众多中外科学家,致力于为世界各地岩溶地区出现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途径。同时,世界岩溶中心将组织国际同行开展岩溶前沿科学问题的合作研究,基于最新的岩溶研究成果培养与训练研究生、工程师与科学家,建立世界岩溶基础数据库,并通过全球网络选派岩溶专家,为全球岩溶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提供科学技术咨询。希望这个中心将来能为“21世纪议程”的实施,特别是为遍布世界的岩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重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 

江东洲:您始终坚守在教学与科研一线,亲自带弟子实地考察,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到世界多个国家采样研究。如今,这些弟子已扛起我国岩溶事业的重担,成为中流砥柱。您对于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怎么看?

袁道先(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培养的人才总共加起来有200多个硕士和博士,其中不乏很出色的岩溶研究者,岩溶事业后继有人。2000年,我就兼任了地处岩溶区的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编写了《现代岩溶学》教材,并坚持亲自面授学生,指导论文,而且一直到现在还是亲自带学生进行野外地质实习。我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也习惯亲力亲为,确保有时间才会带学生。从我这里毕业的学生,也多数留在研究所、高校兢兢业业搞科研。我当年在青木关读中学,韩金鉴老师教我们化学。至今我还能记起韩老师的一些趣闻轶事。他还经常给我们讲著名化学家的故事。韩老师让我受益匪浅,我现在教学时,仍常常想到韩老师的教学方法。现在一些教授又当行政领导,又要带学生,会议较多,难免对学生“放羊”。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应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

▲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中)到贵州六盘水市开展北盘江流域规划情况调研 

此前,我和大家一起研究了好长时间,终于惊喜地发现,岩溶过程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对当今这个提倡低碳环保的现代社会无疑是个惊喜。但是岩溶碳汇速率和稳定性都不清楚,这项研究曾一度止步不前。令我欣慰的是,我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相继有了很大的突破。学生刘再华发现了一种叫碳酸苷酶的物质,它一旦进入岩溶系统将大大加快二氧化碳的回收,将增汇容量提高十倍。他在德国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如果用碳酸苷酶充当岩溶作用的催化剂,那么碳汇容量能增加一个数量级,也就是10倍,那都赶得上光合作用了。虽然找到了岩溶碳汇的催化剂,但是从动物血液中提取酶的成本很高。而不久之后,一个在读博士的弟子就研究出了从土壤中提取碳酸苷酶的做法,虽然过程比较繁琐,并且目前还不清楚是什么细菌分泌的,但是这已经跨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如今,两个学生一个从理论上,一个从实践上,逐步解决了这个困扰了我数十年的问题,在研究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拓越宽,着实让人欣慰不已。

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迫切地感到需要培养更多的岩溶研究人员。我们的岩溶动力学创新团队是依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组建而成的,其前身是原地质矿产部1997年5月批准设立的地质矿产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2004年经国土资源部评估和批准,成为国土资源部第一批重点实验室,并正式更名为“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2005年加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我们要求每个成员每年至少发一篇高水平论文,年底总结时评选出团队研究成果的十大进展。对于想进一步出国深造的学生,我们总是不遗余力地给予各种支持。团队还一直重视引进人才,同时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岩溶学专家到本团队任客座教授。团队中大部分骨干成员均有相关的国际培训班经历,每年均有年轻人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团队涉及岩溶环境学、岩溶生态系统、水文地质、全球变化、地球化学、土壤学、生态学、地理学等相关领域。团队自成立以来一直采取开放式管理,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坚持合作研究,吸引与岩溶相关的单位参加团队建设,推广研究团队的创新理念,吸收不同学科领域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岩溶动力学理论成功应用于实践,并向国务院提交了多个咨询报告,如《关于推进西南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建议》、《防止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河变成“下水道”的对策与建议》等,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研究成果为国家《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实施的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大工程项目。在未来的道路上,团队还将继续发挥我国岩溶研究的地域优势和国际影响,搭建系列研究实验平台,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研究岩溶动力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为岩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生态环境问题对策提供科技支撑,实现岩溶区国土资源管理的科技创新。

保护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 

江东洲:“中国南方喀斯特”拥有最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如尖塔状、锥状喀斯特)以及如天生桥、天坑之类的雄伟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热带至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样本之一。您为开发岩溶区景观,帮助中国南方喀斯特申请世界自然遗产提供了理论支撑。随着全世界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世界遗产数量不断增加、种类日益丰富的同时,遗产保护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遗产保护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的焦点。对此,您怎么看?

袁道先(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得到了增补,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组成。其中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组成第一期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进行申报,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全票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组成“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项目,于2014年6月23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通过审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作为对“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拓展。世界上岩溶面积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仅桂林就有2000平方公里,很多地方都有岩溶,但中国的岩溶独一无二。其一,相比东南亚和加勒比海地区,中国的喀斯特,比如桂林,发育的石灰岩更加坚韧,因此从外观看更为挺拔,不像上述地区的岩溶更像馒头。这主要因为桂林这边的石炭纪岩石年代久远,大概形成于2亿年前,而东南亚地区、波多黎各等地的岩溶仅有几千万年。其二,桂林的岩溶受到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影响而逐年抬升,慢慢长成巍峨挺拔的山峰。其三,相比地中海地区的岩溶,中国南方的岩溶常年受到亚洲季风的影响,因此冬天干燥少雨,夏天却湿润多雨,雨热配套,利于形成尖峰挺拔的山形。地中海地区则不同,冬天湿润,夏天干燥,但冬天的雨水却以冰水的形式出现,其降水不能直接构成岩溶地貌,因此当地也无法找到像桂林这样的一个个峰,而是常态的山脉。最后一点,桂林的岩溶没有像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北面一样经历过大面积的冰川运动,因此得以保留独特的热带峰林地形。另外,桂林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当中,也具有独特的一面。与中国南方其他喀斯特地区相比,唯有桂林同时拥有峰林和峰丛两种类型。峰林就是峰与峰之间被平地隔开,比如阳朔的葡萄、白沙等地或者市区都有典型的峰林;峰丛就是峰与峰之间有底部基石连接,漓江两岸就是峰丛的代表。两种类型在一块不大的地方同时存在,这就成为桂林岩溶地貌最为特别之处。

当前,最重要的是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保护。保护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需要漫长过程的系统工程。但我认为最重要的环节是保护观念的普及。拿贵州而言,现在已经有了荔波和施秉这两个世界遗产地。但很多当地的居民并不知道,在他们看起来司空见惯的种植玉米和马铃薯的“一不小心”,都有可能是对世界自然遗产的破坏。比方说,种植的时候,刨土很常见。但殊不知,一旦在喀斯特地貌的土质条件下,土松了,遇到雨季,就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就有石漠化的可能。因此,世界自然遗产地所在的当地政府,肩负着传播、宣传、普及保护观念的重任。

以科学咨询支撑新时代广西发展 

江东洲: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前不久,您当选为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您认为应该怎样加强和推进发展战略研究,贡献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服务党委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袁道先(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战略作为宏观的顶层设计,通常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道路、发展理论和发展机制等方面的重大选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运行的宏观政策规范。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是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由自治区社科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主要致力于开展广西发展战略理论研究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咨询参考,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自2012年成立以来,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国家法律、法规和研究会章程的范围内开展工作,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广西发展战略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活动,积极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咨询参考,为推动广西更好更快发展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大家选举我担任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有信心和大家一道,团结广大会员和发展战略研究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努力开创广西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新局面。

前不久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就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当前,广西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双核驱动、绿色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全面脱贫攻坚战,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奋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奋力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把富民兴桂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奋力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的进程中,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健全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支撑体系,大力加强智库建设,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作为广西非官方智库之一,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广西发展战略研究会理应有所作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咨政启民、服务决策;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水平;密切联系会员,努力创建服务型协会,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为持续营造“三大生态”、加快实现“两个建成”,奋力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